赵峰简介
现任宁德师范学院语言文化学院院长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2021年获“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入选“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;担任负责人的《古代汉语》课程被评为福建省精品课程,2021年入选福建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;《汉字学概论》入选 2020年福建省线上线下一流课程;《畲族语言与文化体验虚拟
仿真实验教学项目》获2023年福建省虚拟仿真一流课程;获宁德市“第三届市管优秀青年人才”“第四届市管优秀人才”“宁德市第二届文化名家”称号及“宁德市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”二等奖。
担任《古代汉语》《汉字学概论》《语言与文化》等课程的教学。主要从事汉字与闽东方言的研究,探索濒危畲语和方言保护的有效途径。在《宁夏大学学报》《山西师大学报》等核心刊物及本科大学学报发表论文三十余篇,出版《汉字学概论》专著一部。
2017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“畲族语言与口头文化有声数据库建设及利用研究”1项;2014--2018年主持教育部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”课题3项,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重点课题“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专项”2项;主持完成“语言接触与闽东畲语衰变现状研究”等两项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;主持“《古代汉语》课堂中的思政教育”等两项福建省教育厅教改项目,2019年主持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。
联系邮箱:40765120@qq.com

陈丽冰简介
陈丽冰,女,汉族、民盟,1965年1月出生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,现为语言文化学院教授,福建师范大学、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,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畲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。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,长期从事闽东方言、畲族文化研究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、国家语委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2项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、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,在《方言》《汉语学报》《贵州民族研究》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。入选第一批宁德市特支人才“百人计划”( 文化名家),第一届东侨开发区区管优秀人才,获得宁德师范学院骨干教师、“最美教师”称号。
联系邮箱:clbaa1120@sina.com

阮宪镇简介
阮宪镇,宁德师范学院教授,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访问学者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,福建省政协书画院、福建省人大书画院特聘书法家,宁德市政协文化艺术院院长,宁德市书法家协会二三四届主席,宁德市文化名家(特支人才)。
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大展,获福建省政府第六届百花文艺奖三等奖。共有120多万字书法学术论文发表于《中国书法》以及大学学报等权威刊物,论著《大道之行——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》获福建省政府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,《书法导学》被评为福建省“十四五”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,主编《游寿书法艺术》等十多部专辑,多次在北京、上海、福州和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。
联系邮箱:591675940@qq.com

李益长简介
李益长,男,汉族,福建宁德古田人,中共党员,宁德师范学院语言与文化学院教授,硕士生导师,兼任闽东畲族文化研究所所长。主讲中国散文史、五四小说研究、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、中学语文现代文精读等课程;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,现为福建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及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、福建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。主持国家社科项目《闽东畲族古村落文化传承及现代性建构研究》1项及省、市、校级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;出版相关专著2部,发表民族学类论文30多篇;主编教材2部、参编教材5部;教学成果《全程多维协同的畲族文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》获省级二等奖。指导国家级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项;指导学生参加省“挑战杯”赛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多次获奖。先后获宁德市优秀共产党员、宁德师范学院优秀教师和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。
联系邮箱:512334353@qq.com

林翠萍简介
林翠萍,宁德师范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,南京大学硕士学位。长期从事《中国现当代文学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,现主要从事畲族文化研究:主持福建省社科一般项目《乡村振兴战略下闽东畲族特色村寨建设与可持续扶贫研究》《乡村振兴背景下多民族村落文化互嵌共融的福建实践研究》2项、省教育科学项目1项,主持省教育厅、市社科、校级等课题多项;参与国家社科《畲族生态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与创新策略研究》《闽东畲族古村落文化传承及现代性建构研究》等项目研究;参与编著《凤凰锵锵杜鹃红——闽东畲族革命故事选》(副主编)、《大学语文》(副主编)等;指导国家级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,指导学生获福建省十三届“挑战杯”赛省级二等奖等。
联系邮箱:840821994@qq.com

许陈颖简介
许陈颖,宁德师范学院副教授,福建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。出版专著《当代闽东诗群研究》1部(2023年度福建省文艺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),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课题1项,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,多次主持省委统战部、宁德市社科重点项目,参与2项国家课题,发表论文30余篇。教学案例入选福建省第二批新文科教育教学优秀案例。兼任福建省美学学会副会长,福建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,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、宁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。曾获福建省委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奖、福建省新闻奖、福建省教学成果奖、福建新闻奖报纸副刊年赛一等奖、宁德市优秀文艺作品奖等。获宁德师范学院第四届“最美教师”称号。
联系邮箱:672400079@qq.com

李志阳简介
李志阳,福建南安人,文学博士,宁德师范学院副教授,二级学院学科带头人,福建省李光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,福建师范大学、闽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,具有丰富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。近年来,致力于福建地方文献和基础教育研究;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,参与2项;主持省社科项目1项,参与2项;主持市级课题1项、校级课题3项;整理古籍2部;《张居正全集》主编,《四库全书•闽东卷》副主编,在各级各类本科学报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。
联系邮箱:Lizhi0962@sina.com

叶蔚春简介
个人简介:女,汉族,1989年生,福建寿宁人,文艺学博士,宁德师范学院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讲师。
研究方向:西方文论、民族学理论、教学法
授课情况:目前主要开设的课程有《20世纪西方文论选读》《大学语文》等。
科研项目:
1.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文化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研究”。
2.主持宁德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“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下的创伤研究”。
代表性成果:
1.《差异等级、集体欲望与母性关怀——论广告符号暴力》,《编辑之友》,2016年第3期。
2.《论<海与毒药>中的罪感与责任》,《新余学院学报》,2022年第5期。
3.《论战争叙事中的家国同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:以电影<长津湖>的叙事策略为考察中心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5年第3期。
联系邮箱:ndsfywc@163.com

李欣池简介
李欣池,女,汉族,文学博士,福建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,现为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员,福建省美学学会会员,承担《台湾文学》、《中国现当代文学》等多门课程,主要研究方向为台湾文学研究、世界华文文学研究,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(“台湾文学中的记忆书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研究”),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一项(“台湾新世代作家的身份认同与记忆书写研究”),主持校级课题一项,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,发表多篇学术论文,专著《20世纪80年代台湾都市小说研究》入选南京大学“白先勇文化基金”博士文库资助出版项目。
联系邮箱:505170194@qq.com

陈夏临简介
姓名:陈夏临
性别:女
职称:讲师
电子邮箱:13055599779@163.com
招生学校:福建师范大学
招生专业:学科教学(语文)
研究方向:畲族思想史、畲族文化研究、中外文学关系、教学法等。
科研项目:
1.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哈罗德·阿克顿‘中国情结’文化行为研究”(FJ2018C071,主持,结题)
2.福建省教育厅项目“比较文学视域下的闽东畲族民间故事母题研究”(JAS180575,主持,结题)
3.宁德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“比较文学视域下的闽东畲族民间故事母题研究”(2018Q214,主持,结题)
4.福建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课题计划“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视域下的闽东畲族图腾文化与宗教信仰研究”(【2018】20,主持,结题)
5.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(社科类)“哈罗德·阿克顿文化思想研究”(JAS160599,主持,结题)
6.宁德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“中国故事:共同体视阈下的宁德畲族思想史研究”(2023Y20,主持,在研)
代表性成果:
著作:
“十三五”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《海外著名汉学家评传丛书(10卷)》之《哈罗德· 阿克顿评传》一卷,书号ISBN:9787570127443,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,2023年。
论文:
1.《互鉴:哈罗德·阿克顿巧译中国女性之觉醒》,《四川戏剧》(北核),2024年第1期。
2.《“爱美家”哈罗德·阿克顿的中国梦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21年3月16日。
3.《学习大军网时政话语民间化的话语建构研究》,《科技传播》,2025年第13期。
4.《基于两岸文化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闽台诗钟研创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5年第1期。
5.《命运共同体教育理论视野下的宁德畲族教育史》,《福建史志》,2024年第4期。
6.《唯美主义与中国儒学之互鉴:哈罗德·阿克顿的“君子”修习之旅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4年第2期。
7.《体肤神貌:以苏轼诗翻译筑跨文化审美共同体》,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》,2024年第1期。
8.《义理与智识:基于文化记忆的陈普诗语研究》,《福建史志》,2023年第5期。
9.《羽图腾与白鹤岭:宁川名士崔世召的“振翮情结”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4年第2期。
10.《文学共同体:<中国现代诗选>的新诗传统预设》,《江汉学术》,2023年第4期。
11.《陈世骧与哈罗德·阿克顿交游考》,《陇东学院学报》,2023年第4期。
12.《哈罗德·阿克顿与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》,《世界文化》,2023年第6期。
13.《古韵重拾:林庚新诗的唯美编译》,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》,2023年第1期。14.《译笔再现唯美“中国梦”的互鉴者哈罗德·阿克顿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2年第4期。
15.《特立独行的牛津“爱美家”哈罗德·阿克顿》《合肥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21年第6期。
16.《西方诗影与绮艳文藻:哈罗德·阿克顿对邵洵美新诗的选译》,《牡丹江大学学报》,2022年第4期。
17.《栖真清论与入世盛仪:英国爵士的百年道家印象》,《天中学刊》,2022年第2期。
18.《马克思主义民间文学视角下的宁德畲茶文化记忆》,《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》,2022年第2期。
19.《“世内桃源”的集体性文化记忆:从民间故事管窥宁德畲族灾厄智慧》,《丽水学院学报》,2022年第1期。
20.《思想史建构: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宁德畲族“信史”研究》,《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》,2021年第6期。
21.《胡先骕与哈罗德·阿克顿译<东坡诗九首>》,《安徽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21年第6期。
22.《变与常:闽东畲族民间故事中的石意象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1年第3期。
23.《译笔瑰奇:哈罗德·阿克顿的<四则训诫故事>》,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21年第5期。
24.《当代网络古诗词的传承与嬗变》,《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》,2021年第2期。
25.《冯梦龙小说的域外传播——哈罗德·阿克顿人文性与唯美化的诠释》,《福建江夏学院学报》,2021年第3期。
26.《论宁德畲族民间故事母题中民族潜在话语的文本再生方式》,《武夷学院学报》,2021年第4期。
27.《民歌与史传:宁德歌谣里的畲茶史话》,《中国茶叶》,2021年第4期。
28.《宁德畲族射日故事中的权利生态》,《福建史志》,2021年第1期。
29.《民间故事异托邦母题的时空改写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0年第4期。
30.《哈罗德·阿克顿的“爱美家”之家——从彼得拉庄园到弓弦胡同四合院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9年第2期。
31.《殖民主义创作期待视野之契合与落差在东方游记<菊子夫人>中的体现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8年第1期。
32.《哈罗德·阿克顿与L.C.阿灵顿之他者戏剧审美言说在Famous Chinese Plays中的体现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7年第1期。
33.《异语语境下的翻译策略在比较文学译介学中的运用——以<红楼梦>前80回杨宪益与大卫·霍克思英译本为例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6年第1期。
34.《<哈罗德·阿克顿牡丹与马驹>中的“爱美家”情结》,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5年第8期。
35.《审美“东方式”在Peonies and Ponies中的运用略观》,《宁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5年第1期。
联系邮箱:13055599779@163.com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