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6日下午2023级英语(师范)1班题为《经验意义的分析和再现概述》的公开课上,陈姗姗老师以《纽约时报》一篇时评为载体,分析了及物性过程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。课堂将抽象的翻译理论融于词、句、段的分析和翻译练习之中,设计了包括翻译、改错、演示、讨论等形式多样的随堂练习,学生得以结合思政融入点,探讨战争、贫困、环境与网络安全对犯罪的影响。

英语系组织了系部集中听课。听课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主讲教师能够通过多元互动与思政融入,将理论讲解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;学生通过思考和练习,既能掌握语言工具,提升翻译技能,又能深度思考犯罪问题的多维根源,深化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,培养了国际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,是对《时文翻译》课程教学的有益探索。